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皮试的经历
看似小小的针
带来的痛感可不小
不知当时的你
是否也带上了“痛苦面具”
因为大家都觉得
做皮试可比打针输液还要痛
重磅消息来了
头孢类抗菌药物不需要常规皮试啦!
大家不用再被多“ju”一针哦!
一、取消皮试全国在行动! 国家卫健委印发了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(2021年版)》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物的皮试做了明确规定。指导原则指出: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!但在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之前需常规做青霉素皮试。 头孢菌素是不是一定要做皮试呢? 答案很清晰啦!青霉素的皮试可以预测严重的过敏反应,而头孢类预测不了。 所以,如果您去医院,医生为您开具头孢类药物,却没有给您进行皮试,你是否满脸问号? 不是医生搞错了哦,而是医学知识有了新的发展进步,对于以往的陈旧的习惯在逐渐改变。取消头孢菌素的常规皮试,不仅让您不用再承受不必要的疼痛,有助于您今后的用药选择。 二、头孢免皮试,如何确保用药安全? (一) 医务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 (1)详细询问和甄别过敏史; (2)用药期间的密切观察; (3)配备过敏反应抢救药品和设备; (4)医务人员熟悉严重过敏反应救治措施。 (二)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 (1)向医生详细描述过敏史; (2)准确、具体描述过敏反应。 三、科普小课堂 (一)皮试阴性就代表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了吗? 皮试阴性≠不过敏。婴幼儿及老年患者皮肤反应性差,皮试液抗原性低或失效均可导致假阴性反应。因此即使皮试为阴性,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密切观察,并做好过敏反应抢救准备。 (二)皮试阳性就是过敏吗? 皮试阳性≠过敏,患者本身皮肤反应性增高(如部分荨麻疹、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)、皮试液浓度过高、操作者手法较重都可导致假阳性反应。 (三)有些药物可抑制皮肤反应,导致皮试的假阴性结果。 例如抗组胺药(苯海拉明、氯雷他定等),三环类抗抑郁药、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(麻黄碱、沙丁胺醇等),糖皮质激素类药物,免疫抑制剂等,因此在皮试前应积极配合医生告知近期用药史。
分享到:
Copyrights ©
津市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主体备案号/许可证号:湘ICP备13002174号 -1
电话:0736-4212066 E-mail:hnjssrmyyxc@163.com 传真:0736-4214234
地址:湖南省津市市孟姜女大道938号 技术支持:常德求实网络